近年来,大理州妇联深入贯彻"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"的要求,立足家庭,面向社会,以寻找"最美家庭"活动为载体,以美德教育为切入点,扎实推进家风建设,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形成了讲文明、传美德、树家风的良好氛围。
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门楼
征集家风家训:面向全州集中进行家风家训征集,编印了《家风教育读本》,第一次将大理普通家庭的家风家训和家风故事汇编成书,在宣传展示好家风中起到了开创性作用。2016年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前夕,州妇联组织开展"迎州庆·晒家风·亮家训"宣传教育活动,在采访报道、集中宣讲的同时,通过"大理妇女"微信公众号点赞"最美家庭"、"最美母亲",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。"自强不息,敦品励学""耕读传家,勤俭持家"等家风,"孝、教、书、和、勤、俭、谦、慎""忠信,笃敬"等家训及其传承故事,在娓娓道来中传递着正能量。
展示家风内涵:大理民风古朴,家风文化源远流长。州妇联通过各类代表性家庭的家风挖掘,展示大理好家风的时代内涵。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被称作大理文脉的发源地,近代以来人才辈出,商业发达。题名坊、让解桥流传着勤读之风和谦让美德,祠堂、照壁映射出延续的祖训,其"立学育人"的传统,是喜洲以严家为代表的众多名家家风的核心精神,也是大理好家风的典型代表。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村是无产阶级革命家、中共云南省第一任省委书记王德三烈士、马克思主义先驱王复生烈士的故乡。王复生、王德三烈士故居管理员王式雄老师将王家百年好家风概括为"读书明道功名利禄其外也,立德修身忠孝仁勇至上焉",并以烈士故居中堂对联的形式固定下来。对王复生、王德三、王馨廷"一门三杰"的革命人生研究表明,是王家良好的家风孕育和造就了一代人杰,王家家风就是大理的红色家风?;褂腥?quot;清白传家""孝亲睦邻""多元包容""诚信做人,知恩图报"等等,都是大理家风的核心内容。将这些代代传承的家风进行挖掘、整理、解读,并赋予其时代内涵,从而引领家风建设。
宣传培训:全州妇联每年举办家风宣讲会、讲座、培训会、分享会等近百场,并通过媒体宣传、演讲比赛、征文比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家风家训。
鹤庆县妇联迎州庆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
美德进家:家庭美德是家风养成的基础。朴实、勤劳、勇敢、善良的白州妇女,素有母慈、女孝、妻贤的优良传统,在弘扬家庭美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州妇联以大理州美德教育读本《春风化雨》为乡土教材,开展美德教育活动,促进尊老爱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睦、兄友弟恭、勤俭持家、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扎根千家万户。祥云县妇联以"九九"敬老节为契机,联合县老促会、王家庄村党总支部举办孝老爱亲道德讲堂和表彰活动?;疃卸酝跫易逋萍銎姥〕龅暮枚?、好婆婆、"平安和谐家庭"示范户、"三清洁"家庭示范户进行表彰,现场展示好儿媳为公婆洗脚、孙子孙女为爷爷奶奶捶背、好儿媳为公婆晾晒被子的过程,让人们从孝敬老人的日常行为中感受美德、坚守美德。
寻找"最美":广泛深入开展寻找"最美家庭""最美母亲"活动,弘扬最美精神,传播最美家风,使寻找"最美家庭""最美母亲"的过程,成为推动家风建设的过程。三年来州级表彰"最美家庭"154户、"最美母亲"55人,省级表彰"最美家庭"5户,其中2户获得全国"最美家庭"荣誉,1户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家庭。
鹤庆县草海镇柳绿河村现场评比"最美家庭"
分享交流:州级和各县市妇联开展"最美家庭讲好家训"巡讲活动39场,惠及6800余人。大理市妇联在各乡镇、街道举办家风家训知识培训班、"家风家训宣讲会"、"家风家训分享会",组织家庭代表讲述各自的家风家训故事,通过真人真事告诉大家,良好家风能促进家庭和谐幸福,激发子女奋发有为,引导妇女群众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、自强不息的优良优统,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、教育子女的责任,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,树立好家风,建设幸福家庭。
示范创建:各级妇联建立家风建设示范点,与"平安家庭"创建示范村、民族团结示范村、贫困村持家治家素质提升工程相结合,形成了示范村+示范户+治家格言文化墙模式。州妇联在大理市大理镇南五里桥村开展家风示范创建活动,把家风建设融入民族团结、美丽乡村、"最美家庭"建设中,培育"多元包容、文明和谐、关爱互助"的家风村风,这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。弥渡县妇联在苴力镇苴力小村、弥城镇张迁村委会小麦庄村等地组织"最美家庭"推荐评议暨故事会,以自然村为单位,同步推进"平安家庭"和家风示范村建设。南涧县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道德法治廉洁平安清洁"五进"家庭活动,依托"三清洁"巾帼护卫队在示范村开展家风建设活动。
典型推动:针对不同类型家庭提出不同的家风要求,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,以家庭助廉行动为抓手,倡导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和清廉家风;对农村家庭,倡导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。培树各种类型的家风建设典型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祥云县祥城镇城东社区完小罗雪莲老师说:"过去总觉得家风是抽象的,看不见、摸不着、说不清,通过妇联的宣传教育活动,我认识到父母身上那种坚守、严谨、谦逊、节俭、吃苦的品质,就是我们家的家风,也在我们身上打上了烙印,使我们终生受益。"州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毕忠武,积极参与家风建设,邀齐本家毕氏家族老辈六人,商议将家训"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"赋予时代的内容,作为族训定下来。他撰写了《沙官村毕氏家族族训》,在老家院子里召开毕氏全族56户100多人的大会,郑重地宣读族训全文,并把打印过塑好的《族训》发到各家各户,希望毕氏家族以此训为指引,将此训发扬光大。毕忠武还将他家的家风家训故事推荐给州妇联。永平县龙街镇陈氏家族重修家谱,将爱国爱家、孝敬父母、端正品德、夫妻和睦、子弟力学、和睦族邻等二十条族规家训纳入到新家谱中。巍山县妇联主席陈秀峰,在履行本职抓好家风建设的同时,从自家几代人对家的守候和家人之间的陪伴中,提炼出守候的家风。她在《守候的家风》一文中写道:我从妈妈那里学习照顾奶奶,在父母年老之后照顾父母。为了照顾父母,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起来。在这忙碌中,让我更加懂得了生活的真谛,家的真谛,爱的真谛。这种守候、陪伴,就是我们家的家风。
文化墙和宣传栏
经过州妇联的实践探索,州委宣传部启动了《大理州家风教育读本》编写,将在全州进一步加强家风建设。作为先行者,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"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"的讲话精神为指引,继续推动家风建设在全州蔚成风气,让好家风成为建设全面小康大理的精神动力。
大理州妇联宣传科 刘利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