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七点,香格里拉的薄雾还未散尽,海拔3300米的盘山公路上,一辆小车正驶向金沙江畔的金江镇。香格里拉市幼儿园教师钱雯雯紧握方向盘,副驾驶座位上粉色的生日蛋糕微微摇晃,后座堆着崭新的儿童绘本和学习生活用品——今天是她的结对留守儿童“萱萱”(化名)11岁生日。远处金沙江面折射着晨光,像极了她初见孩子时,小姑娘眼中闪烁的泪光。
跨越峡谷的“亲情”
2024年夏天,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妇联启动“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行动”,钱雯雯成为了首批爱心妈妈之一。当晚,她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:“咱也是两个娃的妈妈了,家里一个,金江一个,希望两个妞妞健康快乐长大.......”。第一次与萱萱接触时,钱老师还在坐月子,她请家人代为看望,通过家人传来的照片,钱老师看到那个小小的她,眼中闪烁着纯真的光芒。照片中简陋的屋舍,斑驳的墙壁,也掩不住她眼中的希望。钱老师的心,被一股莫名的酸楚填满,非常心疼这个孩子。随后的第一次见面,她一眼就注意到女孩的发辫松散地垂在褪色的衣服上,指尖还粘着没洗净的笔墨。孩子的母亲已改嫁,父亲已去世二年?!霸敢馊梦冶П??”钱雯雯蹲下身,轻声问道。当一缕阳光落在萱萱的辫子上时,她轻轻搂住了萱萱,拉近了距离也温暖了彼此。
双向治愈的温暖
短暂相聚便要离开,钱老师的心里既沉重又欣慰,她心疼年纪尚小的萱萱经历了这么多的坎坷,同时欣慰自己的关心和爱能够带给她温暖和力量。她们约定好,萱萱想“钱妈妈”的时候,就可以用爷爷和老师的手机给“钱妈妈”打电话,“钱妈妈”也会经常给萱萱打电话。有一段时间,钱老师特别忙,半个多月没有收到萱萱的信息了,赶紧给萱萱爷爷打了个电话,萱萱接到电话,声音都有些哽咽了,她说“爷爷跟我说过,你有自己的工作,自己的家庭和孩子,平时特别忙,所以我不想老是打扰你......”。电话那端的钱老师心头一紧。萱萱也希望能有父母的陪伴,能像其他孩子一样,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。然而她却把这些愿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,她用自己的坚强和懂事,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孤独,她的懂事让钱老师心疼,这次通话过后,钱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专程去了一趟金江,让萱萱真切感受到“钱妈妈”的关爱。
藏在细节里的牵挂
自从成为萱萱的爱心妈妈,每一个关于萱萱成长的点滴都牵动着钱老师的心。她的手机备忘录里,记录着小女孩的衣服、鞋子尺码、最近的心情变化、新交的朋友、需要的学习生活用品和考试日期等等,这一条条细碎的备忘录,都是“钱妈妈”对萱萱无声的爱。每隔一段时间,她的后备箱里就会备着一个“魔法百宝箱”,驱车三小时穿梭在金沙江畔的公路上,让那些礼物“恰好”出现在萱萱眼前。在陪伴萱萱成长的道路上,钱老师也给予她充分的鼓励,希望她能成长为一个有爱心、有责任感、有自信心的人。
在香格里拉市,已有183位爱心妈妈用高原女性特有的坚韧与柔情,为88名留守困境儿童编织了温暖的避风港。这些用爱浇灌的约定,让留守的童年不再是被雪覆盖的荒原,而是充满生机的春日草原,当爱心化作具体而微细的陪伴,雪山下每个明天,都将升起更温暖的太阳。
编辑/杜升文